- 相关推荐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优秀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肯定对各类事迹材料都很熟悉吧,事迹材料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那么拟定事迹材料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优秀1
简旺生,郎溪县建平镇钟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这位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汉子,将责任与担当牢牢地扛在肩上,在防洪抢险最前沿,带领群众冲锋陷阵,打响了“家乡保卫战”。
以雨为令奋战一线
钟西村歌场圩位于钟小河北岸,圩内面积4000多亩,埂头窄,埂身单薄,1999年洪灾修复后尚未经过大水考验。6月19日夜突降暴雨,简旺生被窗外的雷雨声吵醒,打年轻就有充足防汛经验的他,天蒙蒙亮就赶紧起床,组织100多名人员上埂巡查,并划分2个重要埂段,交由两个村民组负责,紧急调配桩木、土、砂石、彩条布等防汛器材物资,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6月24日上午9点30分,歌场圩钟小河外河段出现险情,简旺生立即组织抢险队员和一台挖掘机,进行打桩抢险。他带领3名队员在水中坚持了一个小时,协助挖掘机打完了10多根木桩。由于外河塌方,水深且急,需要大量泥土,他先后调来一台挖掘机、五台拖拉机,加紧施工、加固大堤,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才完成除险。此后十天里,简旺生就带领突击队奋战在歌场圩,危险发现一处,就及时化解一处,共计化解十几处险情。
身先士卒死生考验
6月21日下午1点多,简旺生和60多岁的老党员傅泽元在歌场圩巡埂,突然看见埂下的泄洪沟涵闸在渗水,而且水流越来越大,圩埂有随时垮塌的迹象,一旦垮塌,3000多亩农田就直接被淹没,给整个钟西村4000多百姓带来的损失简直不敢估量。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样的情景容不得多想,简旺生不顾劝阻,捡起旁边的旧水泥板和彩条布,纵身一跃,跳进近2米深的冰冷河水里,抓紧抢险。老党员傅泽元被简旺生的举止感动,也一同跳入水中,两人协助完成堵塞涵闸口的任务。他们在水里奋斗了整整1个多小时,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将涵闸堵住。随后赶到的抢险突击队,开来1台挖机,在闸口的水泥板上铺上薄膜,用泥土全部覆盖,最终确保泄洪沟涵闸安全。
汛情不减何以为家
为了保障钟西村两座排灌站正常运行,简旺生利用排涝相关专业能力,坚持在排灌站夜间值守。每隔3小时,便出门观察水情和险情,近20天没有回过家。3台机器汛前虽已经过精密检修,但持续工作导致王村圩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简旺生及时发现并连夜联系水利专家,进行彻夜抢修,因处理及时,村里无一处内涝。连日暴雨,水位居高不下,随时都有破圩危险,正忙着转移群众的简旺生接到妻子电话,要求回家帮忙搬家。简旺生为了能多转移一些群众,毅然挂断电话,直到将所有群众安全转移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搬运家电。在家里一楼进水后,简旺生为了不占用安置点床位资源,安排妻子和70岁的`老父亲在家里二楼就地进行安置。
上善若水厚爱无言
大雨不停歇,险情越来越严峻。出于安全考虑,简旺生提前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告知转移,通过发动村民投亲靠友和安置点安置的方式,安全转移1000多人。7月3日凌晨,因开发区水库泄洪,水位居高不下的歌场圩出现漫堤,眼见死守十几天的圩埂即将沦陷,简旺生强忍心酸,对住在圩堤上暂无危险的60人也全部实现安全转移,并安排两名村妇女干部在敬老院做好后勤工作。
由于防范工作做得到位,钟西村虽有4座房屋倒塌,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破圩后,简旺生带领村“两委”干部实地查看受灾农田,及时统计上报灾情,检查房屋受损情况,避免有老百姓回流居住。在得知三岔村汛情严峻后,简旺生第一时间组织20人的打桩队和一台挖掘机,奔赴三岔村积极开展支援,进行装木和清脏。之后,连续三次带领5人打桩,将500多根桩木牢牢定在三岔大堤上。考虑到村里严重的受灾情况,简旺生又利用微信朋友圈,号召钟西村走出去的名企业家积极筹资捐款,协助村民做好灾后自建工作。
灾难面前,简旺生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他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谱写了一首新时期村党组织书记抗洪救灾的壮丽乐章!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优秀2
“7.19”特大暴雨袭击了整个内丘之后,内丘人迅速展开了生产自救。官庄镇大都城村也受到了暴雨的侵袭,村主任刘xx第一时间和支书一起冒着大雨挨家挨户查看乡亲们是否安全,将村里的危房户进行了转移。安置好本村的危房户、受灾群众以后,他临危受命,迅速又奔赴山区,对口支援侯家庄,为救援开出一条条生命线。
得知侯家庄道路交通受阻,灾情严重,急需救援,刘xx主动联系官庄镇政府,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资源,为兄弟乡镇搭一把力,并表示自己的工程队可以随时待命,铲车等工具已经就绪,即刻出发。7月26日,作为救援队小组组长,他代表官庄镇火速赶赴侯家庄。他带着弟兄们用铲车、钩机疏通着一个个的通村路,为了加快救援效率,日夜兼工,吃住在救援一线,奋战了七天七夜,终于成功疏通羊峪、鹿峪、西台、盘家庄、胡树滩、张北凹、唐家村七个村的进村路,确保了群众安全转移安置,救灾车辆、物资等顺利进入。
看到山区的生命线打开了,他也疏了口气,在面对侯家庄群众的感谢时,他说这是他该做的,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救援行动仍在继续,每一支救援队伍都像一缕阳光照耀在灾民心中,为他们送去温暖,并鼓舞着他们奋起自救。刘xx不仅做好了本村的救援工作,更将爱心传递到了受灾严重的侯家庄,为他们疏通了至关重要的救援生命线!他在大灾面前主动分享资源,并带领自己的工程队志愿去救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灾后重建行动如火如荼,千千万万个刘xx一样的.同志都在为重建家园而奋战着,人心齐泰山移,通过这样生产救援以及自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恢复甚至超过灾前水平。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个团结的民族雄起,而在大灾面前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团结的民族,一个坚韧的民族。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优秀3
俞跃,男,47岁,中共党员,鸠江区沈巷镇农村经济服务站副站长副主任,协调全镇农水工作,曾任农水办主任多年。他常年工作在沈巷镇水利第一线,哪里出现状况,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给予技术指导,及时化解险情。
今年年初,根据专家预测,7月份长江流域将迎来连续的大到暴雨,防汛压力非常大。为了安全度汛,俞跃未雨绸缪:3月初起,他开始带领相关人员将全镇的每一处涵闸斗门都进行检查和维修同时,督促每个村居对堤防进行清障清杂工作,并到现场查看指导。他还制定防汛演练表,督促各村居成立防汛队伍并轮流进行演练。
根据天气预报显示,6月30日夜里起,沈巷将进入连续的强降雨时期,此时的他深感责任重大,真正的大考验要来了。他当即到各个村居检查内位水系,指导村居做好清障工作。当天下午4点,黄山寺进水池内发现很多杂草,机站无法开机,他立即调运挖机进行清障,清理完毕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下一个村子。
是日夜里11点,大暴雨如期而至,此时他还在村子检查,周围人劝他避避雨,等雨小了再检查,可是他说雨情就是命令,现在是紧要关头,一刻也不能松懈。凌晨3点,暴雨大到让人看不见脚下的路,可是他没来停下,直到检查完最后一个村居的内圩水系,他才回到河堤的防汛棚里。此时的他浑身的衣服都湿透,由于防汛棚条件简陋,他顾不上换衣就已经坐着睡着了。
7月3日下午3点许,大蒋圩陈兴祝闸发现渗水现象,且有加重趋势,此时的他已经连续两晚没有睡觉,他拖着疲惫的身体第一时间带领水利专家赶到现场,专家分析认为是压顶橡皮变形导致渗水。他带头跳入水中,和村干部、群众们一起用沙土混合袋将压顶橡皮压实。经过数小时的水中连续作战,渗水现象得到有效遏止,险情排除。
晚上11点多,他又接到报告,裕溪河安丰圩金庄段发现渗漏,还没顾得上吃晚饭的他又立即赶到现场,带领群众一起扛木桩、打桩、插竹篱、填土,眼镜掉进水里被冲走,他就眯着眼继续奋战,好几次撞上木桩,被铁丝刮到,他也不吭一声。安丰圩的'排险持续了53个小时,这期间他还要关注别处是否有险情。当他终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6日凌晨4点多了。
6月30日大暴雨以来,他已连续奋战了7天,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不能看一眼家中耄耋之年的老母亲。老母亲身体不好,这么多天见不到他回家,一直问儿媳和孙子“俞跃这个不孝子,他是不是不要我了”,他每每和妻子孩子通电话总是痛心不已。自古忠孝难两全,在这全镇防汛的紧要关头,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他只能强忍着对老母亲的牵挂,把这牵挂化作动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的精神和作风。
在沈巷镇的防汛抢险过程中,还有许多像俞跃同志一样不眠不休、持续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他们每餐啃着冰冷的馒头或是就着矿泉水干嚼方便面,他们靠着墙也能睡着,他们只能通过电话和家人报一声平安,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换来了全镇百姓的平安,才让我们有了战胜洪魔的决心和勇气。俞跃,他平凡如许,却是沈巷镇抗洪防汛工作中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优秀】相关文章: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10-11
优秀校长先进事迹材料优秀02-06
优秀校长的先进事迹材料09-22
优秀校长先进事迹材料06-12
优秀护士先进事迹材料12-27
优秀班长先进事迹材料02-08
优秀护士先进事迹材料09-05
优秀经理先进事迹材料04-10
【精选】优秀护士先进事迹材料05-04